看一看保障大湾区超10亿吨砂石供给!广西打造“黄金水道”,每吨砂石运费降低30元
广西省砂石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骨料开发重点地区,也是两广地区砂石供应的重要支撑点。仅南宁市的砂石布局中,规划砂石产能就达2.5亿吨。广东每年的砂石骨料需求北京婚姻律师事务所总量在15亿吨左右,其中石7亿吨,砂8亿吨,正在全力推进湾区建设的珠三角地区总用量占了广东的8成左右,广东砂石骨料现有的产能远不能满足需求。巨大的市场缺口吸引着广西砂石顺江而下。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西江黄金水道不断提级增效,逐渐发展成为一条联通我国东西部地区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大通道。2020年,广西西江航运货运量2.64亿吨,同比增长7%。与此同时,一条沿江产业带正由西向东崛起于西江之畔。西江作为连接粤港澳最便捷的水运大动脉,是沿江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天然通道。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广西西江沿线各市积极推动沿江产业布局。在来宾市三江口港产城新区,广西新东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义春说,公司总投资40亿元的砂石骨料和水泥生产线项目全面投产,产品离婚后财产分割通过水运直达大湾区,每吨运费比陆运少30元。在南宁港六景港区,广西交投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用卡车把刚从船上卸下的砂石骨料运回公司,其生产的大型预制墩柱又依托西江送往沿江公路和铁路建设现场。公司董事长黄祖达介绍,运输预制墩柱等大型建材,航运成本比陆运节约30%左右。但是,由于定期检修、航道工程施工以及枯水期滞航现象等原因,现有的西江通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尚不能满足广西砂石等建筑材料的外运。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碎石货种占长洲枢纽船闸下行过闸货物占比达35%。而2019年、2020年上半年碎石货种占长洲枢纽船闸下行过闸货物比例分别为27%、30%。位于广西梧州的长洲闸是砂石企业通过西江航道运输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必经之路。此外,两广地区一水泥贸易经销商曾透露,因广东建设旺盛,各种建筑材料都紧缺,常常出现抢船的情况。因下游广东地区砂石骨料资源短缺,在有限的航道资源下,碎石等货物在运费方面更有竞争力。西江运力紧张引发的广西砂石外运受阻问题亟待解决。事实上,广西西江黄金水道提级增速呼声由来已久,引发相关部门及沿江企业关注。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加快完善一干三通道高等级航道网络,实现西江航运干线航道全线达到3000吨级,右江、红水河、柳黔江全线船闸可通航1000吨级以上船舶,加快建设西江港口群。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背景下,广西也正在积极推动西江航运实现江海联运新格局。目前,广西正抓住政策与市场机遇,全力推动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背景下,广西积极推动西江航运实现江海联运新格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水运管理处高级工程师陈国剑表示,规划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全长约140公里,建成后将联通西江流域与北部湾海域,西江航运干线中上游大宗离婚孩子抚养货物直接由广西北部湾港出海,比经珠三角出海缩短约560公里。记者在西津水利枢纽施工现场看到,二线船闸主体工程基坑已基本开挖完毕,工程人员正在加固边坡。广西西江集团西津二线船闸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介绍,项目建成后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缓解一线船闸通过能力不足问题,将使南宁航道提升到3000吨等级,并为将来开通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高效运行打下基础。王小林表示,随着航道条件的改善,大藤峡船闸将进一步优化船舶进闸、移泊和过闸间隔时间。许义春说,公司筹资10多亿元在大藤峡建设翻坝工程,输送带长廊约17.8公里,一年可运输各类货物约3600万吨。柳州航道养护中心主任易学强表示,为提升柳州、来宾等地航道等级,目前正在建设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和柳江二级航道工程。位于柳州市鱼峰区的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目前也正在加紧施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8月通航。广西砂石产能持续扩张,也对西江运力提出挑战。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仅水泥企业在广西筹建在建的骨料生产线就达13条。不断扩张的新增砂石产能将进一步争夺现有运力,加剧航运拥挤程度。如果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进一步畅通,航运条件将得到改善,广西砂石将突破航运瓶颈进一步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市场。